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李海英
(2021年9月7日)
今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巨大贡献,精辟概括了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系统总结了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实践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气势磅礴,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意境深远,通篇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篇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文献,是一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是一篇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纲领,对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在中华民族的进展史上、在世界社会主义进展史上、在人类社会进步史上,都是一个重要里程碑,一个新坐标。在此极为特殊的时间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定能使我们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深化认识,进一步增添奋进新征程、进入新时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规律和历史意义。他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由此,中华民族不可逆转地开启了走向伟大复兴的历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能够使我们深深地感到,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探究的必然结果,能够充分地使我们认识到历史和人民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深远意义,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定性。
〔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功绩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以宏阔的视野,全面回顾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高度评价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辉煌成就,以及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为国家、为民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做出的伟大奉献,能够深刻地理解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不断增强历史定力,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志气、骨气、底气。
〔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和根本要求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经验,全面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的方针和根本要求,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够胜利、将来怎样才能继续获得胜利的根本所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珍贵阅历凝聚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的心血和智慧,是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重大问题的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政治财富,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完善,在新征程上更加坚决、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未来。
〔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加深了我们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重大意义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就实现了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千年梦想,把我们的百年夙愿在新时代变成了现实,这标志着我们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进了极为重要的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的历程之艰辛、成就之巨大、影响之深远,能够深化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五〕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加深了我们对在新征程上夺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胜利的信念和决心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向全体党员发出了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的伟大号召。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一定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念。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能使我们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能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从而汇聚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
二、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全篇大约7000多字,脉络清晰,规律严谨,亮点纷呈。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最重要的是要联系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全面深入领会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深入领会讲话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新论断、新概括,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牢记奋斗历史,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一〕讲话庄严宣告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胜利实现
在建党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重承诺,是十四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是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安下心来,使我们可以建设我们国家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和现代化的国防〞。
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根据新的实际和历史阅历确立了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对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人民生活到达小康水平〞;第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
党的十六大宣布:“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到达小康水平。〞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对我国进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添、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有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养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奉献的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新的顶层设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新布局。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同时,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分两个阶段推动的战略支配,谋划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比“三步走〞进展战略的第三个目标提前了十五年。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秀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更高的目标。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的开篇中的庄严宣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兑现了向人民、向历史许下的铮铮诺言,标志着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又一次完成了一个大跨越,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在中华民族进展的历史进程中,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讲话首次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在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功绩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为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进程做出了新的定义:“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宏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进入了不行逆转的历史进程!〞
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历经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奉献,成为世界上宏大的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宏大的幻想。〞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从来没有放弃对实现复兴的憧憬和追求。为了民族复兴,几代人魂牵梦萦,上下求索。
中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究,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是中华民族追求幻想的道路是充满困难和曲折的。从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到义和团运动,中国人民一次次奋起抗争都失败了。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进展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是这场革命仍旧没有转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能转变中国人民的凄惨命运的境地,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仍旧是失败的。在这一系列的艰辛探究中,各种主义、各种方案都尝试过,但都以失败告终。“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曾写道: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近代中国历史说明,农民战争和脆弱的资产阶级革命,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他们更不行能承担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直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中国历史舞台,中华民族才最终迎来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曙光。历史把这一荣耀任务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宏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让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先进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强大的思想武器在中国广泛传播;二是中国的工人阶级要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有了这两个条件,在当时世界和中国进展的历史大势下,确定会产生中国共产党,这也是历史必定。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转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进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转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转变了世界进展的趋势和格局。
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就矢志不渝地为中国人民谋美好,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今,中国人民开始从精神上的被动转入精神上的主动,这一转变的意义极其重大。1949年9月16日,毛泽东同志发表的《唯心历史观的破产》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毛泽东同志曾讲,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开始在欧洲走路,走得比较慢。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这样快。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这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重要标志。直到1899年,《万国公报》在中文报刊上第一次提到马克思和马克思的学说,我们才看到马克思和马克思的学说。
毛泽东同志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写道:“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把握了。任何思想,假如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假如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假如不为人民群众所把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从历史进展过程来看,有了上述两个基本条件,有了这样的结合,就要产生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同志讲,“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总之是从今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从今,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从今,中国人民的精神由被动转向了主动。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着人民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转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都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决前行。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牢记和践行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初心使命,就成为贯穿我们党一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红线。
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召开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着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家都在商量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宏大的幻想。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美好。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四个宏大〞的重要论述,他强调,实现宏大幻想,必需进行宏大斗争;实现宏大幻想,必需建设宏大工程;实现宏大幻想,必需推动宏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需预备付出更为困难、更为艰苦的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说明了党的百年历史进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深刻说明了中华民族宏大复兴与坚持我党的初心使命的内在的一致性,为我们不断增添坚守和践行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增添了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我们肩负起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时代重任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把握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现实任务,深入把握“四个宏大〞之间的辩证关系,增添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的政治自觉。
〔三〕讲话集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创造的“四个伟大成就〞和向世界做出的“四个庄严宣告〞
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刻的历史思维,深邃的历史目光,深厚的历史智慧,在讲话中集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团结带着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创造了四个宏大成就。
第一,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宏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着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宏大成就。我们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第二,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宏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着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宏大成就。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宏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第三,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着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大成就。我们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宏大转折,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决不移推动改革开放,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创、坚持、捍卫、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打算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缺乏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进展的物质条件。〞
第四,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着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宏大斗争、宏大工程、宏大事业、宏大幻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支配,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四个宏大成就〞以鲜亮的时代特征将党的百年历史明确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这是关于党史分期的重大创新,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到底划分什么时期的明确结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根据。这四个历史时期分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1949年10月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1978年12月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
四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内涵和时代特征。对“四个宏大成就〞、四个历史时期中的每一个,习近平总书记都用八个字进行了深刻概括,以代表和象征当时时代的道路。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着中国人民完成了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革命〞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词,“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八个字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宏大奋斗的生动写照。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着中国人民完成了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建设〞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词,“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八个字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宏大奋斗的生动写照。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团结带着中国人民完成了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改革〞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词,“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八个字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宏大奋斗的生动写照。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要团结带着中国人民完成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八个字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宏大奋斗的生动写照。
“四个宏大成就〞以历史事实向世界发出“四个庄严宣告〞,即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擅长破坏一个旧世界、也擅长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进展中国!〞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确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宏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进入了不行逆转的历史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庄严宣告〞的重要论述,从党的百年历程创造的“四个宏大成就〞中衍生出了几个历史格局的基本结构,即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进展中国、进展社会主义、进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繁华富强。
这些真理的获得表达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历史与规律的辩证统一。“四个宏大成就〞和“四个庄严宣告〞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给予我们贵重的智慧和力量,给予我们坚决的底气和自信。回顾历史,我们理应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着中国人民取得宏大成就而感到骄傲,理应为身为中国共产党员、身为中国人民感到自豪。
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我们要用党的奋斗历程和宏大成就进一步鼓舞斗志、指引方向,进一步坚决信念、凝聚力量,不断增添开拓前进的底气、自信和定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四〕讲话首次提出并阐释了伟大建党精神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和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标示了党的革命精神的源头,深化和拓展了党的精神谱系。宏大建党精神充分表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历史、党的传统、党的精神的深刻感悟,既具有深刻的历史基础,又具有鲜亮的时代特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精炼地提炼概括宏大建党精神,反映了党对自身历史的认识和总结到达了新的高度,对自身性质宗旨的理解和把握到达了新的高度,对自身精神谱系的敏捷阐释到达了新的高度。
在32个字的宏大建党精神中,“坚持真理、坚持理想〞表达的是党思想先进、信仰坚决的特质,呈现了党强大的自主优势;“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表达的是党初衷不改、本色照旧的特质,呈现了党之所以强大的重点优势;“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表达的是党意志顽强、作风优良的特质,呈现了党强大的精神优势;“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表达的是党品德高尚、心系人民的特质,呈现了党强大的道德优势。我们党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和严于律己的品德。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宏大建党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入把握宏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继续弘扬荣耀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从中汲取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奋进的强大力量。
〔五〕讲话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的“九个必须〞宝贵经验
“九个必须〞宝贵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既凝聚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智慧,也反映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深刻内涵。它既是我们党之所以胜利的原因所在,也是我们党能够继续胜利的必然要求。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九个必须〞的重要论述,必须在整体上全面领会、系统把握,特别要深入把握“九个必须〞所蕴含的重要创新点、关键点。
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在于通过学习增强工作的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一是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上,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二是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三是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同总结经验、联系实际、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的成效不断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和实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升信念和斗志,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答卷,在顺应世界大势中,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百年大党继往开来再出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昂扬的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要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