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简称赣。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处的南岸,史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地处北纬24°29′-30°04′、东经113°34′-118°28′之间,地形三面环山,北部临江,气候宜人。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接湖南,北毗湖北、安徽。京九铁路和浙赣铁路纵横贯通全境。全省有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宜春、上饶、吉安、抚州11个设区市,99个县(市、区)。全省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人口428O万。
(一)自然资源丰富
1.江西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60种,保持储量居中国前十位的有54种。
★铜、银、钽等10种居第一位,钨、金、钪等9种居第二位,铋、普通萤石、硅灰石等6种居第三位。
★铜、银、铀、钨、金、钽铌、稀土被誉为江西的“七朵金花”。
★亚洲最大的铜矿是江西的德兴铜矿。拥有“中国铜都”称号,是亚洲最大的露天铜矿,也是中国第一大铜矿。
★中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是江西的贵溪冶炼厂,冶炼能力达到年产45万吨。
★有色金属、贵重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是江西具有突出优势的矿产。目前铜、钨、稀土等矿产开采冶炼已具规模 。
★大理石、高岭土、花岗石、莹石等非金属矿产储量也非常丰富。
2.江西水资源丰富、水质好。
全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682万千瓦,其中可开采装机容量610万千瓦。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800立方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3%。全省淡水面积2500万亩,占全国的9.3%,列全国第三位。江西河流众多,水系发达,流入珠三角的东江源头就在赣南的三百山。
3.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地区的制陶业“始于汉世”(东汉,公元25-220年),至唐(公元618-907年)、五代(公元907-960年),景德镇陶瓷已开始名扬天下。宋代景德镇制瓷业已呈现繁荣局面 ,景德镇瓷器以灵巧、典雅、秀丽的影青瓷而著称于世。
4.生态环境良好 旅游资原丰富
江西生态良好、资源丰富。全省有1处世界文化遗产(庐山)、2处世界地质公园(庐山、龙虎山);1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60个省级森林公园。有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和风景如画的柘林湖、浓淡相宜的仙女湖等。全省森林覆盖率60.05%,居全国前列。江西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有171种,已探明储量的有111种,保有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12种,居前十位的有66种。
江西山色葱郁、风景秀丽。全省森林面积1.43亿亩,森林覆盖率60.05%,列全国前茅。全省有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三百山、仙女湖、梅岭、龟峰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鄱阳湖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二)江西自古以来文化底蕴深厚
江西文化底蕴深厚。江西历史文化悠久,南昌、景德镇、赣州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南昌滕王阁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江南才子王勃在此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书院傍山而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与当时的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并为“四大书院”。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白鹿洞书院进行保护和维修。1959年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成立庐山白鹿洞文物管理所;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二级自然保护区,同年设置作为学术研究机构的白鹿洞书院建置;1990年成立庐山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
(三)特色产品
江西特色产品众多。景德镇的瓷器源远流长,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的特色闻名中外,中国的英文名“CHINA”就来源于国外对中国瓷器的认识。
(四)红色资源
著名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创下了许多“第一”。第一枪在江西打响,1927年,周恩来、贺龙等领导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